气候变化下的中国农业减排固碳
中国的“双碳”目标与农业碳排放。中国在2020年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碳中和”目标中使用的“碳”是指二氧化碳当量(CO2e),包括所有温室气体(GHGs)。
农业是气候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农食系统的温室气体总排放量占其全年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8%。农业主要排放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三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CO2)主要来自能源消耗(农业机械等);甲烷(CH4)主要来自家畜反刍消化的肠道发酵、畜禽粪便和稻田等;氧化亚氮(N2O)主要来自化肥使用、秸秆还田和动物粪便等。 测算显示,2019年中国农业碳排放总量为94067.21万吨,其中,农业能源利用、农用物资投入、水稻种植、畜禽养殖是主要的碳排放源,所导致的碳排放量占比分别为14.21%、26.38%、25.95%和33.46%(田云等,2022)。
中国农业减排固碳路线。2022年7月,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方案》明确通过六项任务和十大行动,并提出到2030年农业农村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
中国农业减排固碳路线:
重点任务:
- 种植业节能减排
- 畜牧业减排降碳
- 渔业减排增汇
- 农田固碳扩容
- 农机节能减排
- 可再生能源替代
重大行动:
- 稻田甲烷减排
- 化肥减量增效
- 畜禽低碳减排
- 渔业减排增汇
- 农机绿色节能
- 农田碳汇提升
- 秸秆综合利用
- 可再生能源替代
- 科技创新支撑
- 监测体系建设
中国农业碳中和的产业机遇
我们认为,“双碳”目标下农业绿色转型成为必然趋势,这将影响到中国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也为产业带来新的机遇。结合中国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路线、碳来源结构以及技术发展阶段,我们认为有以下产业机遇:
生物育种。利用生物育种技术不仅可以提高育种效率、提高作物产量,可以提高营养吸收效率、抗病虫害能力,减少化学投入品使用。例如水稻种植排放了相当的温室气体,可以通过生物育种改善水稻氮肥利用效率,2021年中国科学家成功鉴定水稻氮高效基因,将这一氮高效变异重新引入现代水稻品种,在氮素减少的条件下,水稻氮肥利用效率可提高20-30%。
生物基投入品。农用物资投入也是碳排放主要来源之一。使用生物农药、生物化肥等生物基投入品替代化学投入品不仅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还可以降低碳排放。例如RNA生物农药对环境几乎无影响,绿色安全精准高效;微生物肥料可以修复土壤,通过固氮菌剂还可以减少碳排放;生物饲料添加剂还可以降低畜牧业甲烷排放,例如荷兰皇家帝斯曼集团用于奶牛甲烷减排的饲料添加剂Bovaer®在2022年3月已获欧盟批准上市。
保护性耕作机具。保护性耕作是一种以农作物秸秆覆盖还田、免(少)耕播种为主要内容的现代耕作技术体系。能有效减轻土壤风蚀水蚀、增加土壤肥力和保墒抗旱能力。中国东北黑土区面临土壤侵蚀与退化,2020年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印发《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2020—2025年)》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但当前中国尚缺乏高性能的免耕播种机及覆盖耕作机具。
数字农业平台。利用卫星、传感器等从现场收集数据和分析可以使农民对土壤养分、气象情况、病虫害、作物健康等有更全面地了解,并根据农艺指导,可以减少投入品施用量,保护土壤并提高产量。同时数字农业平台和碳卫星等数据整合,也可能成为碳排放监测、计量手段的补充。
设施农业。包括设施种植、设施畜禽养殖、设施水产养殖等,设施农业具备生产集约、资源利用效率高等特点,可以有效降低碳排放。
替代蛋白。替代蛋白具备生产集约、绿色低碳等优势,是应对食物短缺、气候变化、构建本地化供应链、满足新消费观念的最具潜力的解决方案。其具有颠覆现有产业价值链的可能,为食品领域初创公司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新机遇。
碳市场。受到农业生产主体分散、碳排放核算方法体系不完善等因素限制,农业碳市场发展较为迟缓。2022年中国农业碳市场发展取得一些进展:2022年5月,全国首个农业碳汇交易平台在厦门成立,可提供农业碳汇开发、测算、交易、登记等一站式服务;2022年11月,衢州发布全国首个农业碳排放核算与评价地方标准,率先建立基于农业生产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核算方法。我们认为随着绿色金融的发展、农业碳市场的进一步成熟,农户有望获得更丰富的绿色金融服务(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等),减排固碳也可能成为农户增收的新来源。
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数字农业洞察原创文章,转载必须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链接